第四季各大購物節和節慶大檔已接續熱鬧展開,而隨著新冠疫情、俄烏戰爭以及通膨升溫的多重影響,消費者更加精算和計畫性的運用資金,不論是剛結束的百貨週年慶、雙 11,或是即將到來的黑色星期五、雙 12、聖誕節、跨年等,消費者購物型態明顯轉向聰明購買、精準投資的消費模式,並呈現 M 型化購買趨勢,高單商品及民生用品各有買氣。
從 Yahoo 節慶消費態度調查中,也可窺見五大最新消費趨勢,讓品牌主在消費市場更迭起伏之際,提早掌握市場預測,並有機會吸引消費者的目光,在年終購物檔期中掌握商機
就讓Match19帶您來了解最新五大消費趨勢吧!
台灣在去年新冠肺炎疫情非常嚴重的期間,讓許多的公司行號都開始進行居家上班,而從那時期開始遠端工作、居家上班上課、行動辦公成為工作新選項,甚至連大學面試、新鮮人職場面試等,都需要使用線上會議,台灣在恢復進公司上班或是學校實體課程的同時,部分企業也都保有可隨時在家工作的高彈性工作型態。
所以待在家中的時間增長許多,對居家舒適度的追求、生活儀式的營造也會更加重視,雖然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及通貨膨脹的關係,但消費者對於家居維護、裝飾、裝修的需求仍比疫情前高出 11%,顯然提升生活品質的購物行為變成了消費主流的一部分。
今年因疫情、通貨膨脹影響,消費者反而更精打細算,除了平常開銷省錢外,「重質不重量」成吸引消費者的另一大法門!網路上調查發現,有高達 45% 的消費者在今年過節購物時,減少了購買次數,但增加了購買商品的價格,更有趣的發現是,超過 73% 的消費者預期會花更多費用。
從上述可知,消費者會希望購買有意義的商品,其中有 56%的消費者會希望品牌能加強和消費者推廣他們品牌商品的重要性,且有 6 成的消費者想要獲得客製化商品;另外也有 67% 的消費者在社群平台發現喜歡的商品,因此結合實體及社群影音平台上和消費者互動體驗,就能使消費者快速購買適合的商品。
調查發現,與 2020 年相比,想嘗試購買新品牌的消費者提升至 46%,同時受到國際通貨膨漲影響,食品類價格應聲上漲 1 成,有 9 成的消費者選擇以比價的方式,購買優惠(折扣、免運費、分期付款等)最多的品牌。
品牌應把握線上通路、以吸睛的促銷活動提升能見度,同時採用結合情境與便利性、資訊與購物靈感的「促購式內容」與消費者溝通,幫助消費者縮短決策過程,進而成功刺激商品銷售。
受到物價持續上漲,促使消費者傾向提早購物的行為,調查顯示,有超過 3 成的消費者選擇在今年 6 月起預先或提前購買商品;同時面對年末購物季,有 5 成的消費者則預期商品缺貨、漲價的可能性,因而決定提前購物。
另外,有別於過去購買禮物是贈送他人的用途,消費犒賞自己將成為購物季的最大購買動機。有 77% 的消費者傾向為自己多準備禮物、回饋自己,且每人平均將購買六項商品。
從數據來看,有 75% 的消費者會同時透過線上數位通路及線下實體門市購買所需商品,並有超過 3 成的消費者選擇以線上購買、門市取貨的方式進行日常購物行為。
隨著消費者使用載具多元化及日益複雜的消費場景,在不同的數位平台上包括戶外廣告、互動式廣告等提供跨螢的互動體驗,將有助於追隨消費者軌跡,吸引消費者並刺激購買。
舉例來說,可在程序化數位家外媒體(pDOOH)放置活動優惠 QR code,提高消費者更多購買誘因和產品資訊,加快購買速度,並整合方便的廣告投放系統,幫助品牌有效觸及潛在消費者。
新冠疫情和全球經濟動盪加速新的數位消費模式崛起,也改變消費者的購物時機及商品偏好。
消費者購物行為不再是單一模式,品牌如能善用彈性、便利的整合性數位行銷資源,並打造和提供獨具創意、亮眼的互動購物體驗吸引消費者,將能有效突圍、輕鬆掌握消費新型態。